我的第一次的采访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黄佳欣
2018-06-01 16:45:04
|
我要分享:
上周六的下午,我们河南科技报沈丘记者站的小记者来到了体育场,分组去采访三种类型的人和事,第一项就是采访一位老奶奶或老爷爷,去倾听他们的故事,拯救他们的记忆。
于是,我们这一组的小记者便去采访了一位在路边卖杂货的老爷爷,他讲了1958年的事,虽然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但我们仍然听得津津有味,据他说,那时候的生活比起现在痛苦多了,我们有点不信,但他一讲,我们就不吭声了。那时候的的人们都十分穷,大部分人都没有鞋子,有的连袜子也没有,他们夏天上学穿凉鞋,冬天穿布鞋,没有的就穿凉鞋,甚至还有不穿鞋的,资源匮乏,有时候连菜都吃不上,原来的钱没什么用,买东西都是用粮票,糖票,肉票等等,还有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还要下地干活,去一个记得人的名字,没有名字的不叫吃饭,直到武汉闹革命的时候只有在胳膊上系个红布条才能行。那时的考学只要是地主的亲人或子孙都不能考,所以很多人才都被压制,直到后来才被取消这项规定。这让我知道了当时人们的贫穷痛苦和社会时局的动荡。
采访完了老爷爷,第二项便是寻找一位叔叔或阿姨,倾听他们发现的沈丘之美,我们当中的一人把目光锁定在了我的妈妈身上,我只好去采访一位特殊的阿姨——也就是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说:“现在的沈丘有一个供市民集中健身活动的场地——新区体育场,还有一个环境优美的槐园。最主要的是大家的整体素质都提高了,交通规则都能遵守,但应建设一些公立性的图书馆。”后来我又独自采访了一些人,各自的心声不同,像环境变化比较大,生活素质提高等等。
接着便是进行第三项,寻找小朋友,倾听他们对学习的看法或学习快乐的三件事,可惜到最后也没找到,我只好去“为难”我的“同胞”们,有的说什么增加文化,有的说为了以后的生活,还有的甚至说混口饭吃,但我觉得,学习是为了以后的幸福和成功打基础,就这样一个下午的时光便匆匆的离去了。
虽然这次的培训很短暂,但也锻炼了我的勇气和自信,让我成长了不少,也让我认识了不少。在这里,我要感谢杨会长和其他义工们能举办这样的公益性的活动,再次感谢。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
Haedu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