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网-通讯员频道

郑州市第二外国语中学党员教师孟玉琳:一位普通班主任的爱与牵挂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2020-02-27 15:13:06 | 我要分享:
0
  腊月二十六晚上7点半,对本班五个孩子的家访圆满结束,还未开启第二轮家访,就始料未及的面对了疫情的来袭。2020年寒假因此变得与众不同。
 
  1月22日(腊月二十八),一大早作为班主任的我就收到了学校让我们提醒孩子和家长做好个人卫生防护的通知,晚上6点半,学校开启了每天对学生健康状况,行程的统计上报以及防护知识的宣传。一条条微信、一条条短信、一个个电话,一个个数字,一次次钉钉通知……越来越密集的信息串联起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对职业的忠诚,对孩子的爱与牵挂。
 
  马上到了开始给学生直播上课的日子,我们班年前为了落实寒假作业和开学前的预习学习在微信平台上建立了学科和小组群,班委分工明确。这次学校要求统一用钉钉直播给学生上课,布置作业,开始内心还是有一些小小的抵触这个新的平台,可是,在一次次在学校的培训中,一次次同事的相互传授经验中,我慢慢掌握和熟悉钉钉,开始尝试里面的每一项功能,家长也很配合。开始正式上课的前一晚,钉钉直播突然没有声音,找不到原因,孩子睡着后我开始摸索,群里的家长热心的帮我远程协助操控,一直到凌晨1点多,终于解决了问题。本以为可以松口气,结果早7点多,钉钉直播的摄像头又出问题了,内心真是有些崩溃,再次求助家长,家长找到孩子的电脑老师帮我轻松解决,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为了给孩子们上好课,让推迟开学的这段日子里,孩子的功课不落下,再辛苦也是值得的,更何况还有这么多家长和孩子的帮助,我心里更加坚定了要上好直播课的信念。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以直播的方式来开启我们的新课程……”2月10号,上午8点50,我的第一次直播课正式开始,内心激动万分,又忐忑不安,害怕直播过程中再出现什么问题,同学们回答问题很积极,有留言回答,有连麦抢答,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比想象中顺利。直播课的顺利进行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这种形式能让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学到知识,不虚度光阴,这让我牵挂的心能稍稍安定一些了。
 
  接下来就思考如何利用直播和各种资源来充实课堂,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学习的知识。我和同事们一起交流教学进度,课件共享。家中没有练习本和笔,我就用女儿的电子荧光画板和荧光笔来书写一些需要详细讲解的题目,然后写好后拍照传到电脑桌面,使用起来既方便又清晰,得到同学们的好评。后来学校又转发了我省名校的课程资源,打开学习后发现,里面老师的做题板书非常好,每次上课前把这几分钟的板书提前准备好,在直播时插入,同学们都说有种回到教室的感觉。同时做好每次的课后作业布置与评价,及时对一些有问题的同学沟通,跟进。每周都会通过直播的方式给同学们及时开班会,做好思想工作。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家长们反馈孩子们在家里通过直播和老师的督促,能够自觉的学习和写作业了。这下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直播前的家庭环境也很重要。我们和公公婆婆不在一个小区住,疫情期间,婆婆不能来给我们照看孩子,所以每次直播前都要先给2岁多的女儿做思想工作。每天女儿睡着和早上未醒的时候,就是我备课,改作业,整理方案的最佳时间,宁静的房间,柔和的灯光能让我静心思考,虽然辛苦,可也收获良多。
 
  对于上级的临时工作,我也积极想方案,汇报,整理同学们交的抗“疫“作品,挑选,编辑,并认真布置区团委下发的任务。每当觉得困乏的时候,想一想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看一看楼下物业小区忙碌的人员,就会充满力量。
 
  疫情带来的困难和考验都是暂时的,我坚信:只要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每个人都履好职、守好岗,尽好责,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抗疫狙击战。而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牵挂和爱化成行动,陪伴班上的孩子充实的度过这段他们记忆中难忘的日子!
 
  (通讯员 杜建锋 供稿)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

Haedu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