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可以跟我们说几句话吗?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2019-11-20 10:58:50
|
我要分享:

4月11日,我在等人时,习惯地浏览着微信朋友圈的内容。看见杨同学发的几个初中同学(杨枫、贾鹏举、董战义、赵新、马添科)聚会的视频,我只当做学生一般的聚会,并未多加留意。
不一会儿,贾同学发来微信“老师,还记得我么”。我问道:“怎么这么问,你们不是在吃饭吗?”贾同学:“提起来最能说到一起的老师。”我说:“难道聊到我了?”贾同学说:“就是你,都想看看你哈哈……曹老师,你可以给这几个学生说几句话吗?”
听到贾同学的这句话,我真得感慨良多。我把电话打了过去,他们几个逐个接了电话。电话的那边,他们几个之间的欢声笑语,我听得清清楚楚。说实话,十几年后,他们还能像初中一样保持如此真诚的友谊,让我感动,也让我羡慕。
每当此时,我便显得情商很低,因此嘴也很笨,并不知道该与我想念已久的学生们说些什么。于是,便想到什么说什么。好在,我们都是如初见一般的坦诚,谁也不计较谁。
最近,我常常对学生说:“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最起码,我不是一个严肃的老师。”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徒”,可是,我却怎么也严厉不起来。从2007年教学以来,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劝我严厉起来,树立起老师的威严,震慑那些不听话的学生,免得自己常常生气。可是,一届又一届,我始终没有严厉起来。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很少站在讲台上上课。我对学生说:“我自认为做得并不好,实在对不起那三尺讲台,所以,也站不起讲台。”其实,我是怕站讲台时间久了,高高在上,与学生拉开了距离。因此,我越来越喜欢在学生中间讲课。
与贾同学他们的通话,让我的记忆倏然回到十二年前。当时,我一直认为,他们的纪律应该是我教过的最不好的。印象中,常常是吵半节,讲半节。现在想想,我也真是有耐心,能始终保持怒火满腔,随时朝他们释放;他们也真的有耐心,能一次次有意无意地点燃我的怒火,像课下与我交流似得在课堂上也与我“交流”。
曾经几次,我在空间发出说说,不想再做“桃花园主”了,太累了。有些学生表示理解,大多数学生劝我继续坚持下去。结果是,我依然做着我的桃花园主。这个名字本身就是我的教育理想。我的QQ名叫桃花园主,来自于桃花源、桃李、园丁几个词,希望始终和学生有一方心灵交流的桃花源。学生问:“老师,你为什么不叫‘桃花岛主’?我说:“‘桃花岛主’黄药师的徒弟不是瞎了,就是瘸了,或者被人杀了,我叫‘桃花岛主’的话,你们的命运不就悲惨了?”学生哈哈一笑,于是,桃花园主的名字便一直叫到现在。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引导的过程,是一个人心与人心坦诚相待的过程,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表象的是成绩,最重要的是内心。可是,老师常常以成绩衡量学生,往往忽视了心灵的沟通。于是出现了“好学生”“坏学生”,这样的标签无影无形,却伤人最深!多少学生被无辜地贴上这样的标签,尤其是“坏学生”三个字,毁了不知道多少学生的青春和梦想。有人反驳说,这是历练。可是,在一个羽毛还没有长出来的雏鹰的面前,风雨无异于毁灭。最可怕的就是,在长羽毛的时节,用风雨摧毁了他们翱翔蓝天的理想,还反过来埋怨他们的“不知进取”。一届又一届,我不知接触了多少“坏学生”,他们的内心,我深深懂得,想起他们,我常常觉得,作为老师,我不知道亏欠了他们多少。所以,我一定要把桃花园主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与他们一起成长,一起重新绘制前进的蓝图。
若干年后,谁还记得学生当年的成绩?若干年后,最重要的还是留给学生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精神。
成绩,于老师来讲,又何尝不是一把双刃剑?老师的无奈,恐怕,也只有老师们自己最清楚了。也希望大家都理解吧。
与贾同学的通话,让我意外,我实在没有想到,他们聚会的聊天,居然想到要听我说话。我也实在没有想到,我觉得当初那么多次的批评他们,他们一定恨死我了,谁能想到,他们居然还能如此开诚布公地与我交流,并且这一交流,便从相逢开始,直到今天。
所以,2015年,我写自己的教育故事集《情满桃花园》时,便提到了这群学生:
写到这儿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怎么控制不住就哭了,于是,我趁着此时的情感,写了一篇说说,发在了QQ空间:“我觉得,我太是一个性情中人了。刚才写《情满桃花园》时,写到2009年毕业的六班时,想起之前的种种场景,想起他们的顽劣,想起他们与班主任的对立,想起他们惹我生气,想起他们后来的懂事,想起他们当初不被老师关怀和理解,我觉得老师们欠学生太多太多了,整天围绕成绩围绕纪律,多少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都被忽略了。我实在忍不住,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哭,或许是因为我想学生了,或许是因为我替学生们委屈,或许是因为我觉得他们承受了太多老师异样的眼神和待遇,或许是因为我曾经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或许……多年不见不联系,我的确忘记了一些学生,但同样,我还记得很多很多学生……我喜欢教师这个工作,因为,我喜欢我教过的28个班的学生们。”
也许,这就是桃花园主的魅力吧。我们没有任何的承诺,但是,却都经受了岁月的考验,不曾忘记,不曾疏远,依然如初见,依然相谈甚欢。
也许,这就是教育的内涵,当年的一缕阳光,照出了今后的真情无限。
我一直追寻的目标:我教的历史课,也许不是教授考点最多的,但一定是能应对考试的;也许不是最精彩的,但一定不是无聊无趣的;也许不是最高效的,但一定是能开阔眼界的;也许不是最严厉的,但一定是充满人生哲理的;也许不是最充满回忆的,但一定是充满欢声笑语的……
我越来越喜欢教课,越来越喜欢学生,越来越喜欢共同成长带来的意气风发!
桃花园主的大门一直敞开着,你愿来,我愿等……
(通讯员 曹伟伟 供稿)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
Haedu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