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希望班孩子的一封信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赵美玲
2019-10-29 07:56:10
|
我要分享:
亲爱的孩子们,突然间,我又想你们了!那么渴望,那么强烈!
我多么希望,在我离开你们身边的时候,有同学能把对我的思念诉诸笔端,哪怕有一位也好!可是,至今数月已过,我翘首以盼,好失望……不知道是你们还在记恨于我,还是已经习惯。我宁愿相信是你们没有时间。
写日记交流心事的日子,我很幸福,因为有一大群的朋友,可现在的我,虽然忙碌,虽然身处繁华,内心却格外孤独。
请原谅我的懦弱和自私。我不敢过多的干涉你们的生活,怕影响你们的学习,打乱你们的节奏。每次到学校看你们,不敢面对你们一张张熟悉又长大了的脸,话不多说,只能相顾无言 。有时候不经意间,暗涌激流,自顾不暇,顿觉尴尬 ……
所以,我多么渴望收到一封来自你们的信笺,带着你们的温度和手感,循着你们的笔迹,让我们来一次跨越地域和时间的相见!用笔尖划过纸面,有岁月的质感,有手指上的温暖。流淌着我们之间纯洁的爱恋!
我喜欢在夜深时,静静的一个人,欣赏回味五年的时光或清浅或惊艳!
有着信件的依托,我会感到很实在,满足,因为我知道,你们从未把我忘记,我也从未把你们远离!
我很想了解你们现在的生活,现在的心理。不知道这么久没有聊天的你们,精神成长是什么样的了,又对哪些事务敏感了呢?对比之下,新老师和我各具什么优点和缺点呢?分别这么久,你想起我们之间的哪些瞬间?我冤枉你的事,误解你的时刻,你现在可以狠狠的骂我一顿,让我知道当时你多么委屈!还有我对你严厉的批评,也许你还有残留的不服气,我想听到来自你内心的反击……请再听我说一次“对不起”……让我再次给你写一次批语……
你们是我第一届正式的学生,也是最后一届,还必将成为我此生唯一的一届学生!我是多么的珍爱,就像捧在手中的宝石,熠熠闪光,一刻也不想把眼睛移开!
五年的时间,从未像现在这样,感觉到它的价值,曾经不知道珍惜,也不知道该怎样珍惜。时间就那样不紧不慢的流走了,好在我自私,我早就设计好了,让你们一辈子也走不出我设计的“灵魂之牢”。
你们一定记得,第一次远足。一年级的小豆豆,一个个幼稚的模样,在滑县西湖恣意奔跑,我们一起寻找春天,那年寒假,你六岁,我二十九岁。
二年级的古运河,你必定还记得,在斑驳的古城墙前,在古朴的码头上,你好奇,你贪玩,你第一次知道了属于我们家乡—滑县的世界文化遗产。你扬起稚气未脱的脸,试着用心感受,触摸历史的厚重与沧桑,那年冬天,你总角,我而立。
三年级,我发掘了大滑州的一块宝地——民俗博物馆,你也第一次理解了劳动人民的不易,还有幸饱览了滑县书协历届书法比赛的墨宝,我仍清晰的看到你映在我脑子里的那一张张天真好奇面庞。那年冬天,你短发未理,你长发蓄起,而我剪短发是成年里的第一次。
四年级的我们,明福寺塔、欧阳书院、东湖的远足游览,也清晰的浮现眼前,一似昨日,好像还在计划怎样安全。塔前的留影,班旗的鲜艳,映着你的笑脸。那年暑假,你刚刚掉牙,我剪了11次头发。
我们的五年级。滑县不大,也给自然生物营造了一个家,我们怎能错过第一时间来光顾啊——森林公园。蝴蝶翩飞,昆虫营营,鸟儿高歌,你在树下观察,她在采摘一朵无名小花,哟,被蜜蜂吻了一下,我的妈呀,立刻肿起一个大疙瘩,疼啊,眼里泛起泪花。你还哭呢?这个蜜蜂因你而丧命啦,你怎么对得起蜂妈妈?是你闯入了蜜蜂的花园呀!你一怔,蜜蜂死了吗?当然啦,它为了保卫蜜蜂的家,壮烈牺牲了。你没说话,眼泪终究还是没有流下……那年初夏,你换完了大牙,我也蓄起了头发。
也许是老天注定吧!她早就知道我们这一年要分开,想要给我陪伴你们的五年生涯,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幅画,所以,五年级,命运安排我们走出了滑县,进驻大山去拓展。坐大巴,住农家,深山里面观猴耍,吃野菜,尝鲜瓜,早上要向山顶爬。洗脸、刷牙过家家,洗衣、择菜无牵挂。诵国学,读诗词,搞拓展,腹有诗书气如兰;分小组,做训练,抱成团,气势如虹震山涧。
夜来听山风,凭窗观月明,偶尔夜莺叫几声,泉水潺潺作琴声。远离都市的繁华,脱离学校的管辖,一身轻松。没有妈妈的唠叨,更没作业的烦扰,心灵放空。
也许现在,你已经闻不得山风,观不见美景,但是,那一晚,你床上的夜虫已然如你噩梦,你如鬼哭狼嚎的叫声,惊扰了山谷的宁静,泉水停下流动,夜莺叫不出声,山风斗胆凑门缝,明月好奇透窗棂。
往返多次的山路,你也许记不得踩过几块山石,踏过几层石阶,但是,你一定记得那个属于你的石岩。这个好,乍一看,就像一张猴子脸,起名叫“猴脸石”,那个大头毛茸茸,起名就叫“大棕熊”,这边有个“孙悟空”,那边有个“黑沙僧”,前面一群“坏妖精”,哈哈,何不来一个总称?就叫它——“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
…………
四天三夜浑然不觉,粗茶淡饭恋恋不舍。相信,这次的游历再无超越,给你我相伴的小学画上了点睛的一笔。
至此,我相信,长大了的你,总会再次回归故里,只要踏上滑县的土地,你无论如何都规避不了,童年曾经留下的足迹。抑或身在他乡异地,你也免不了家国愁绪,因为你的灵魂,你的根永远深扎在中原大地,恩师的教导,祖辈的遗志,民族的担当,祖国的未来,你不能辜负,也不会辜负!
因为你的一生都深陷我的“心灵之牢”。
(通讯员 赵美玲 供稿)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
Haedu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