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网-通讯员频道

人间有味是清欢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戚帅朋
2019-10-12 18:43:37 | 我要分享:
0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物各有性,所以有人间百味。酸甜苦辣咸,各有烟火气,又各自招摇。然而百味纷呈之下,我只愿做一味清水,不沾苦辣,不染酸甜,淡如清水,剔透有味。宠辱不惊,去留随意。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细斟酌,慢慢品,做自己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莫泊桑说:“尽管他生活在人群中,却同林中野兽一样,一个人也不认识”;亚里士多德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贾平凹说:“弱者都是群居者,所以有芸芸众生”;鲁迅说:“猛禽总是独行,只有牛羊才成群结队”。
 
  他们悼念、欣赏或赞颂孤独,都见识过一个人即是一座孤岛的感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也是。
 
  可能天性使然,可能潜移默化。自小就是个这样的人,自小就远隔旁人。邻家小孩相约结伴,去河边,去树林,去田野,摸鱼、捉蝉、放风筝。我,却在刚识字之时,在别人天真烂漫之时,一个人窝在屋里的小角落里看武侠小说,听刀光剑影,看荡气回肠。童年只是一个秋蝉,每个人在蝉蛹里做了一场场满眼阳光的梦。也惊心动魄,也寂静无声。只是,他们握住了云淡,而我握住了夏天。
 
  因而,自小与人相处不多,难免设了个围栏与人疏离。他们看他们的彩虹雨,我自去赏我的下雪天。从小就天性卓然,如一只白鹤不大学愿去云端,亦不愿涉足水里,知己不多,二三好友,做孤芳自赏的孤独状。抱一颗星星拥入梦里,醒来不用一泓明月照我起床。心里写一句:我生于众星拱月之间,降于鹤立鸡群之世。名为慎独,实则自恋,心里清楚却不愿改。
 
  于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有所不同,看一切剔透晶莹,看一切淡然如水,一场雨洗干净了世间,一滴尘土也怕了沾染污秽。像一杯水干净到没有东西地活着,淡到不愿招惹世俗。
 
  但随着渐渐长大,愈发融入人群,却招惹了一身柴米油盐。学会了迎来送往、随影漂流,也学会了矫揉造作、低声附和。学会了世故的许诺,也学会了稚嫩的欺瞒。酸到掉牙,甜到腻口,苦到涩喉,辣到烫心,咸到齁鼻。五味俱全,于是不够澄澈,不够天然。就像佛陀的眼里揉进了沙子,看不到干净纯粹的世间。
 
  大学一年,此事亦为尤甚。抱着广交天下友的态度,怀揣着学习锻炼的初心,走进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社团、组织,跟不同的老师、同学相处,看到一个个各式各样的灵魂。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很纠结又很幸福。复杂的世间,每个人都复杂得很。我在这泥沼之间陷了进去,想和每个人交好,却又发现各有亲疏,又不得不逼着自己划分阵营。有人会说我心思太复杂,却不知道一个渴求水的人见到大海的感触。一个惯于孤独的我,陡然融进世间,自然心思颇多。
 
  可是,这样奔波的我,这样麻木的我,这样世俗的我,却不是我!我爱这世间,我见它满目都是阳光,我却不必走进它。可,我却不仅走了进去,更陷了进去。见它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也沾染了一身血迹,不再剔透澄清。
 
  我不愿意!所以我选择退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一切都空无一物,是不是就没了满身污浊?是否避开猛烈的狂喜,就能避免悲痛的来袭?
 
  人间万事,随缘即可。做一杯水,就那样剔透着。不沾苦辣,不染酸甜。咸的,抑或是淡的,与我何干?千万年我或许蒸发过,百万世我也曾变成云。一身尘土,心却剔透淡然。
 
  兰花说:“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梅花说:“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菊花说:“政原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而我呢?我只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杯清水,不沾苦辣,不染酸甜,剔透冰心,淡然澄澈。我爱顶上一只月,云散满头风。我在高楼大厦之间,亦爱有山泽鱼鸟之思。所以我说:“纷呈百种不须沾,人间有味是清欢。”
 
  (通讯员 戚帅朋 供稿)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

Haedu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