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悟—获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韩雅俊
2018-10-29 22:42:24
|
我要分享:
2018年7月12日,我怀着无比激动、忐忑、敬畏的心情跟着小组队长来到了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报到。从此,我便跟随着带教老师,开始了为期六个月的实习生涯。
到目前为止,实习已然超过三个月了。论感悟,也多多少少能谈一些,下面我就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我关于实习的所闻、所悟、所获。
闻——医术医德
医生这个职业,常听长辈们说工资高但是很辛苦,不建议女孩子学临床大夫,以后工作起来可能会脱离家庭,亲子教育可能也顾及不暇。之前也仅仅在耳边听几句,并没有真切的感受,仅半信半疑,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应付了事罢了。这次实习给了我一个真切体会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状态的机会。早交班——早巡视病房——开医嘱——执行医嘱——写病历——改病历——晚巡视病房——晚交班——准备第二天早交班。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双休?不存在的。中秋假期?不存在的。国庆假期总得有吧?你真地想多了。就这样,没有任何假期,只有写得清清楚楚的排班本——几月几号某某某白班,某某某夜班,某某某下夜班……说到这儿,可能你已经开始联想了,是不是所有医生都因为太忙,而没有太多精力好好给病人诊治,或者焦头烂额顾及不暇,亦或者直接拒收病人呢?如果你真是这么想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人性那么复杂,庸医自然有,医术不高超,对患者冷言冷语、爱答不理者也有。但庆幸的是,我在一附院见到的医生都是医术医德很不错的老师。他们给我的印象是:即便加班也要耐心地,不紧不慢地跟病人家属讲清楚病情、出院以后的注意事项;即便自己错过午饭、晚饭的时间点也依旧确保质量地把所有的门诊病号看完;即便患者有时候等不耐烦,选择放弃就诊或者改换其他大夫或医院也从不抱怨、生气。更令我敬佩的是:他们仍坚持学习。我经常看到他们晚上查看关于某种疾病的最新论文,看是否有突破性的研究进展;经常目睹他们有片刻空余时间就把规培生、实习生聚集起来集中培训,甚至不放过短短5-10分钟的时间。他们用自己的点滴行为,坚持秉承“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维护病人健康”的神圣职责,贯彻“学到老,活到老”的持久进步的精髓,落实“全心全意传承医术医德”的教育精神。我认为,医生的伟大不单单在治病救人,还在于给予人类生命强大的后盾和生存的希望。这些非亲眼目睹,难以体会。
悟――真情实感
曾几何时,每每看到医患纠纷,医闹事件,我都为之惊愕。医患纠纷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意见不合,还受知识文化之间差异的影响。医生具有专业医学知识,这些都是他们求学数年、工作数年的知识积累。患者各种职业都有可能,各有专攻,但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难以估测,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在某些专业性较强的病情沟通上,难免会有一些理解偏差甚至无法理解,从而产生冲突。而医生工作繁重,时间紧张,数十年的医术难以用简单易懂的话语解释清楚;患者求医问药不容易,家属想切实地了解病情,也很容易被理解。但当医生和患者遇到冲突的时候就真地难以解决,甚至解决不了了吗?我的带教老师以身作则,让我明白了应该怎么做。整体病人多,但不是病人的错,没有一个人愿意生病,愿意经常去医院看病。所以换位思考一下,对每一位患者都好好诊治,让他们尽快摆脱痛苦就是最好最快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们常常宁愿牺牲自己吃饭的时间也尽量用通俗易懂的形象比喻给病人解释病情。他们还告诉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竭尽全力,跟他们沟通时尽可能少用医学专用名词,说病情时要慢条斯理,要有耐心,患者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真情实意的,不求他们能够感谢我们,只要他们能尽快恢复健康,能清楚明白自己的病情,能理解我们的做法就可以了。至于那些由衷感谢我的病人家属,我就当是工作上的小惊喜就好了。”其实,人就怕自己付出得少,还对结果期望过高,真正有自信的人是尽力付出的,至于结果,没有遗憾就令自己满意了,而对生活中人们的称赞,仅仅当做是生活的乐趣与惊喜。老师真正为我上了一节生动的课——“如何在医学职场上与患者更好地沟通”。老师们对待患者时的关切、细心以及对待家属时的包容、耐心是世间最纯洁的大爱,是医德高尚的最直白的体现。
获――求知之道
体验感悟无异于自己对事件思考的结果,而真正对自己以后有用的也仅仅是自己的思想罢了。因为思想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但仅仅有行为就一定能有所收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想要收获还需要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探索这种方法也是一件需要长期摸索尝试的事。通过实习,我总结出来了一点关于实习的求学经验,下面跟大家一起谈谈。
无论医学生在住院区实习还是在门诊实习,都有机会接触到患者的病历。很显然,病历是医学相关知识点最多的文字记录。而看文字学习是学生十几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所有学习的成果必然起源于我们想收获什么,也就是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想学了才会去做,所以自己的想法很重要。不要怕自己问的问题很白痴,要敢于先认识自己的现状,明确自己的起点。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一出生就是天才或专家。心态上放端正后就可以行动了。众所周知,世界上通用的万能学习法就是:多看,多查,多闻,多问,多记,多习。多看病历可以很快熟悉患者的病情。另外,还要多看实践操作,多做实际操作,当然了,这个也跟医学生的专业相关。学临床医学的实习生,最好仔细认真学习疾病的诊断思路、常用药及处置;学针灸推拿专业的实习生,最好能多跟老师学习针灸和推拿的技巧;学护理专业的实习生,要多熟悉各项护理工作及要点。但无论学什么专业,都要多参加培训,多跟师兄师姐、老师沟通交流。他们的每句话都是自身经验的集中体现,话语之间都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另外,对于某些国际上都无法治愈的疾病,要多查看前沿的权威论文,跟进学习,以求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学到更有效的诊治方法。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所闻、所悟、所获,希望能与实习生同胞们产生共鸣,于学弟学妹们一些小小的影响。学生本职终不离“学习”二字,所以,无论怎样,大众都倡导“活到老,学到老”了,我们更应该展现我们的青春活力,昂扬斗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通讯员 韩雅俊 供稿)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
Haedu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