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网-通讯员频道

医学生暑假见习心得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楚子琰
2018-04-22 17:39:42 | 我要分享:
0
  一转眼为期两星期的见习活动就结束了,见习,使我熟悉了医院的环境,磨练了我的意志,使我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很小的时候,就觉得医生是个高尚的职业,救死扶伤,多么伟大,再加上受到母亲和爷爷的影响,高考后选报志愿,毫不犹豫报了临床的志愿,很幸运被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录取了,这促使我向医生这个职业的梦想更迈进了一步。
 
  见习期间,能够学到很多课本上,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记得一开始,我怀着对学习的惶恐,对自己不能适应新环境的担忧,更怕自己会有无所适从的焦虑,同时又怀着一份希冀,怀着一份茫然来到我们这里中医院,被分配到了神经内科。科室里还有三个实习生,都是我的学姐,总共四个老师。在老师忙不过来的时候,很多问题都可以向那些学姐请教,学姐不懂的还可以问老师,学姐和老师都对我很热情,很耐心。我很快就融入了这个科室,学会了写处方的格式,病历的格式,成为带教老师的好帮手。
 
  早上的时候会跟着老师去查房,虽说医患关系一直存在,但我在的这两期,我们科室一次没有发生过。老师对自病人都很耐心,很温和,会安慰病人及其家属,每天的查房也能使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医生对自己的关心,病人大都十分配合医生的治疗。但由于我们科室是神经内科,这里的患者大部分都是脑梗塞,中风,偏瘫等等,患者大部分都是老年人,老年人都不喜欢住院,总是没住几天就嚷嚷着非要回家,带教老师就会特别耐心的给病人解释,抚慰病人,这些都让我感受到医患关系的和谐。
 
  大部分患者都有家人的悉心治疗,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但也有特别心酸的一幕。儿子把父亲送到医院,但是却不给自己年迈的父亲治疗,只是让开一张病危通知书,脑出血30ml的老人,急需马上手术,偏偏儿子不让,嫌手术费贵,说自己都养活不起还养活这个老东西,嫌自己的父亲累赘。甚至跟我们抱怨说自己父亲出门捡垃圾,总是把家里弄得脏兮兮的,大家都明白,他把自己父亲送到医院,只不过为了向邻里亲朋证明自己还是很孝顺的,但是病危通知书告诉大家医院也是无能为力的,他根本不顾自己父亲的死活,世态炎凉,果然世上什么人都有。让人震惊的还有一个将近90岁的老太太,患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高血压,糖尿病,然而同时却还低血糖。但她看起来十分健康,吃的还很胖,心态也特别好,一直笑呵呵的在那说话,真是个奇迹。走入社会或许就是这样,什么样的人都有。乐观的心态对疾病康复真的是很重要。
 
  我在办公室的时候,会有患者来量血压,而我只学过一次怎么量血压,心里担心听音听不准,但是又不好意思拒绝,只能硬着头皮去给病人量。操作一点都不熟练,心里还比较紧张,病人是位老奶奶,她笑呵呵地说“实习生吧?没关系,不用着急。”这句话深深温暖了我,第一次量出来的血压高压140,低压100,担心不准确,又量了一次,还是这样,就非常确定的给奶奶说了她的血压。并嘱咐他降压药不能停,一定要坚持吃药,奶奶十分感激让我好好学习,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之后每次有人需要量血压,我都十分积极地去帮忙,现在对于量血压十分熟练,算是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查房的时候会跟着老师,并用听诊器听患者的心音,或者给患者把脉,试着学习望闻问切。其中有一次我询问一个患者的家族史,然而患者家属却对我有所戒备,问我问这个干什么,我说病历上要写的,结果他们还是不太乐意告诉我,还是我的带教老师出来解围,家属这才全都告诉了我。遇到的问题不止这些,还有位病人,问他的家族史,他的父母都过世了,老伴也过世了,连他的兄弟姐妹也只剩他一个。问完之后,就这位病人竟然哭了起来,“你们一个个都早早去了西天,留下我一个人在这,别给我治病了,让我也早点去见他们吧……”我忽然不知所措,只知道愣在那里,家属说让我走,没事,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安慰那位病人了。
 
  每次到了医院,穿上白大褂的一瞬间,就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又多了一份,作为一名医学生,不仅要具备过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人的生命。很荣幸,我能在家乡的中医院见习。通过这短短的两周的见习,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深刻体会到,当自己独自面对一些问题时,总是不能得当处理,感觉自己以前学的理论知识不能灵活在临床上运用。见习,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护梦想的期前准备。见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临床的实地见闻,实地操作,让我重现在校那些枯燥又顽固的知识时提出的种种问题。例如:每天面对着老师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只有怨叹,怨自己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怨自己在见习前没有好好学习,加上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被动的接受知识害惨了学生,在学校里一到考试,就向老师要重点或老师给重点,如果我们在临床工作了,病人问我们一些问题,我们能说这不是我背的重点吗?更可悲的是,我们只能获得短暂的记忆,不能成为对抗疾病的,真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悔恨与喟叹啊。因此,学习医学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一定要做到理论根基扎实,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以免误人误己,酿成大错啊。
 
  众所周知,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做到将心比心。用一颗博爱之心,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去想象病人的疼与痛,矛盾与徘徊,将病人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用心去体会病人的茫然与不知所措,只要你及时伸出一双温暖的手,病人就能感受来自你手心的力量,也许他们就会获取一份战胜病魔的决心与信心,疾病不攻自破,那该是医学界灿烂的风景。其次,擅于与病人沟通。其中,微笑是一把出奇制胜的尚方宝剑。在这里,我看到的是笑容可掬的脸孔,也都觉得特别地漂亮与可爱,让我有种轻松与温馨舒适的感觉,如果我是一位病人,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住在这里,因此,我也要求自己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每天保持阳光灿烂的笑容,让病人每天都能感受温暖,无论是寒冬还是炎炎酷暑,微笑总是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微笑服务”既有利于自身的愉悦,又能减轻病人的的恐惧与病痛,这等一箭双雕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再次,在病人面前要永葆一份不泯灭的自信。不善于与人接处是我的一大弱点,那种胆怯与不自然会使我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由于我的自卑,不主动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操作训练,这样的现实冷不丁给我泼了一身冷水,是一名本科生,做起事来应该是得心应手才是,但我却,做事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大胆尝试才铸成我的不知进取,假如病人看到你一张自信而稳重的脸庞,他们的恐惧也就减少了一半。因此,自信心是一颗无形的定心丸,无论是医生本身,抑或是病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病人的肯定是医生最大的成就;病人的称赞是医生最大的光荣;病人的疼惜是医生最暖的宽慰;病人的微笑是医生最好的回馈。“是你们让我们有了第二次生命的机会,是你们,用亲切的话语安慰我们,让我们有战胜疾病的信心,是你们细心的照顾,让我们迅速康复。”这是出自住院病人的心声,相信医生听到这些来自病人对他们工作的谅解该是何等的感动万分啊。
 
  再次走进病房,少了一份陌生,多了一份亲切;少了一份负担,多了一份安慰;少了一份担心,多了一份真诚。在这里,我不仅真正学到了知识,还明白了一些道理,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提高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遵从导师的教诲,理论联系实际,立誓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杖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也许冰心老人的这段话,就是对医生的最好诠释。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

Haedu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