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实验小学王海丽参加“全国小学数学网络教研公开课”活动有感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王海丽
2020-04-06 20:25:33
|
我要分享:
开学虽延期,但成长不停歇。3月27日下午,我有幸聆听了徐长青老师的讲座《理清概念,走向高阶思维,把握教学基本策略与靶向》和叶鸿琳老师的《跳出“记忆应用”的误区,把握“知识本质”的联系,促进“深度学习”的实现》,讲座内涵丰富,既有数学的缜密,又有思维的深刻,让我们对数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让我们对数学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和崇尚,从而让我们内心怀揣一份更加深刻、更加智慧的数学文化,奔赴数学课堂。
徐老师首先对五年级下册的三个单元: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正方体的认识进行了教材分析解读。徐老师的精彩解读使让我们更系统地了解到各单元的编排意图、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单元知识的之间的联系,能更准确、更清晰的把握知识点。针对教学徐老师还给我们提出了好的建议,建议我们在教学中要精简概念,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例如如分解质因数只是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不再正式教学,对有能力的学生可以把这块补充上。让教学过程从“记忆性重复”走向“理解性生成”。还建议我们要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书上的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把这么多的概念贯通到一起建立关联。
然后又深入浅出地向我们解读了简约教学的内涵,这是徐老师积极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他所追求的简约是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意图,把课备透、备细,只有课前把功夫下到,才能做到课堂的简约。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急于得到结果,而是要有意识地放大过程,然后去更好地修正这个过程。我们要做有意思的数学,在教学中要通过大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经历中获得成长。细细品味,简约教学和深度学习是方式的简约,内涵的深厚,是对数学老师的专业要求,也是对数学课堂的核心梳理,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的美好与温暖,让我们数学课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高度。
讲座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反复聆听,细细品读,深入琢磨,勇敢革新。通过此次网络教研培训,我对教材的编排、知识点的介绍,疑难问题解答,如何联系生活学数学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改变教学方法,是我们一生都不能间断的事情,我会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学以致用,灵活地从事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学好数学,乐于学数学,努力向优秀教育工作者看齐。
(通讯员 樊瑞欣 供稿)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
Haedu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