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
[
河南省教育网
]
作者:
周宏星
2018-06-27 11:13:53
|
我要分享: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我校以养成教育为依托,以加强基础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为目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为了促进我校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促进我校内涵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我校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自查自评工作,现作如下总结:
一、开展养成教育工作现状:
通过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对我校各方面的工作促动很大。我校把养成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立了“教师为主、全员参与;教学为主,全面渗透;学校为主,全方配合”的工作原则,并在此指导下,制定了养成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负总责,副校长分管,教导处、团委、班主任组成的立体化管理模式。学校强化了养成教育常规管理,保证了养成教育工作有章可循,使我校的养成教育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学校整体面貌与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全体教师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水平有了新的提升,我校通过各种渠道向广大师生、家长宣传、阐释开展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营造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舆论氛围,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认同。广大教师依照本校制订的实施方案以及个人制订的实施计划,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层次、有重点地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习惯。有特色,有成效,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一)文明行为习惯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通过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很大改观:
第一、文明守纪、和谐融洽
学校人文氛围浓厚,注重情感沟通,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并相互尊重,学生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教师的榜样示范激励作用明显。学生能够严格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迟到、早退现象已经有很大改观;每周一和周五的升、降旗仪式,学生都能做到庄严、神圣、热爱;在校园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的现象已明显好转,学生在甬路、走廊里都能自觉走成一排,右侧通行,做到有序。学校通过开展爱心教育、感恩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回家后能主动承担家务,多和父母交流谈心、理解尊重父母,能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扶贫帮困,节约、节俭意识也有很大提高。
第二、抓好常规、健康成长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能够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每天认真组织学生上好大课间操、做一次眼保健操,课间为学生准备了许多体育器材,让学生放松心情、充分休息,呼吸一些新鲜空气,确保课上精力充沛,进入最好的学习状态;为了学生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适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教育学生遇到问题能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学会倾诉,乐于与人交往。在学生中,读好书,唱好歌,观看优秀影视剧,培养健康的情趣。
第三、讲究卫生、环境优美
学校通过德育校长、团委经常深入班级检查班级卫生、个人卫生,班主任定期强化这方面要求,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早晚刷牙,经常洗澡,举止文明,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明显增强,每天认真做值日,能自觉维护校园整洁环境,不吃零食,不乱扔、乱刻、乱画,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并且自觉遵守学校内各项规章制度。使得校园环境清新幽静,环境育人的功效已经显现。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前提和保证。现在我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已正在形成,学生创新意识有所提高,学风考风有很大改善:
第一、能够做到课前预习新课内容,掌握预习方法,学会根据已学的知识或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不理解的预习内容,养成写预习笔记的习惯。学会带着问题听课;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等老师上课。
第二、绝大部分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注意听讲,主动思考,勇于提问,善于合作交流,乐于探究。不乱说乱动,积极回答,抓重点,认真思考。各个班级都建立了相应激励机制,对于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以此激发学生好学、上进等优良品质的形成。
第三、大部分学生养成了端正的书写姿势,字迹工整、规范,错别字大大减少。
第四、学生养成回家后主动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整洁,不依赖家长,发现错误能够及时地纠正。任课教师与家长能做定期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和在校期间完成作业情况,并做好记录。
第五、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学校定期对班级日记进行检查,并做记录。
二、自查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不能够使用礼貌用语,说不文明语言。
2、个别学生随地乱扔,不注重保护环境卫生。
3、学生自理能力差。
4、个别学生的预习习惯和听课习惯有待于提高。
5、教师自身学习不够,难以灵活地指导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
6、与同行教师交流不够,向老教师学习不够,教学缺乏创新精神,因循守旧,教学理念落后。
三、今后工作措施:
1 、以身立教。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
2、从细微、不显眼的小事抓起,持之以恒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提倡高尚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节课,准备解答每一个问题,平等面善意地与学生谈话。
4、不断学习,不断丰富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加强和拓展知识面,主动探讨既符合学科特点又可以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加强信息交流。
5、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基础。当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并予期望时,他就会朝这方面努力,并取得效果。
6、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教师的爱心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以关爱、宽容、耐心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正确对待他们的不足,用平静的心理对待每个学生,让他们快快乐乐上好每节课。
7、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岐视学生。
8、利用课间课余时间尽可能多渠道了解所教学生的特点,多谈心,多交流。
9、教育学生要注意了解学生心理,尽量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我校养成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时期养成教育工作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养成教育队伍建设,构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新平台。
(通讯员:米坪一小 周宏星)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
Haedu声明: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查看本站免责声明